改造進度條2/3,今天分享中餐廚房的收納,準確說應該是,和父母一起用的中餐廚房。
我是一個極其極其不善于收納的人,但對做飯還算熱衷,因為有一個極愛煎炒烹炸的母親常常來大展拳腳,給我們改善伙食。我家中餐廚房最大的特色三多:調料多,干貨多,鍋具多。

①廚房是一個正規長方形,今天先分享這個L型的收納(分布見圖)。中間是操作臺,除了日常廚房備菜之外,常置的有一個早餐區。上面的吊柜主要從左到右放置調料(離灶臺最近最順手)、干料湯料、碗盤等,下柜主要放鍋具、架子、烘焙用品、面食(西北人的主食之光),還有一個烤箱和一個洗碗機,最右邊是水槽和排水管道柜。

②左邊是灶臺調味,右邊是早餐區。操作臺常設的就這些,我還是希望盡量留出空間給烹調。因為是上一個業主留下的櫥柜,在后期改造的時候,猶豫了很久要不要裝上墻的架子,畢竟很多上墻的架子隔板看起來非常厲害。但最后還是沒有,一是不太想打洞裝釘怕把瓷磚打壞,粘膠的有些還是不牢;二是覺得油煙太大,收拾或移動起來不方便。

③醬料柜沒有特別收納,只是放了一個架子,看看這家人是有多愛買醬料!

④面食、五谷雜糧和烘焙用品。為了干燥和拿取方便,放在了離烤箱近,離水池遠的柜子里。

⑤⑥這個是操作臺正上方的兩層吊柜,最上面一層是湯料,作為一個在廣東生活了十年的人,老火靚湯你們懂的。下面是各種干花干果和干料,也是泡茶和煲湯燉肉的輔料。

⑦我非常愛買清潔刷子,改天寫個詳細的。最滿意的是水龍頭雙邊置物和除油皂。一個可以騰空不積水了,另一個讓抹布也干干凈凈。

⑧主食區常備的有大米小米和包谷面。不知道你們知不知道苞谷糊糊這個東西,非常治愈的粗糧。

⑨操作臺下方放大件物品的柜子,主要放一些備用油、醬油、蜂蜜和案板,盒子里是架子、烤盤和小案板。